【論壇投稿】車禍傷殘,該誰買單?(蘋果日報)
【蘋果日報】 投稿 車禍傷殘,該誰買單? 今日蘋果日報刊出「 健保新條文 強制車險理賠 爆道德爭議 」:原來健保法不知不覺修正條文,將過去健保署無能為力的「代位求償」,改為「保險對象」(即車禍受害人)。引起金管會關注,認為受害者將健保、商業保險皆申請給付,是「不當獲利」。 車禍傷殘,並非你情我願。暫且不論誰是誰非,醫療第一時間救亡求存,義不容辭。相對產生的醫療耗費固然可觀,平時若有醫療意外保險的投保,便可發揮作用。 是以,民眾若投保醫療險,車禍申請理賠,並非「不當獲利」。卻相對凸顯「全民健保」不分是非、萬病皆保的荒謬。 試問,誰願意傷殘去請領保險?意外無法預期,平時投保繳交保費,正為此時此刻。 疾病亦無法預期。全民健保,強制讓全民共同分攤疾病風險。看似美意,大病小病皆保,二十餘年將醫療費用壓抑至賤價來當成「全民福利」,讓民眾失去疾病警覺心,不重視健保維護。造成健保支出費用雪球般越滾越大,伊於胡底。 商業保險,審查嚴格詳盡,為了杜絕要保人藉投保取利,讓民眾自己盡責。只要出險,保費必然增加,甚至不能再保類似保險。 全民健保,卻是不得不保,不必為健康負責,反正生病就去刷健保卡,官員民眾皆唱「健保好,健保不能倒」。任由醫療相關產業苦勞。這難道就是台灣衛福部的促進健康方式? 不論健保或商業保險,說車禍傷殘民眾,申請保險支付為「不當獲利」,實在傷感且不公。該檢視全民健保制度,全盤翻新修正,讓小傷小病自行負擔,或由商業醫療保險補足。衛福部當將投注一部分心力,放在「教導民眾預防疾病、促進健康」上。這正是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讓國富民強的精要。 ● 蘋果日報: 開業醫師:車禍傷殘,該誰買單?